有态度的家电评测网站!

不二评测:扫地机器人5种主流避障方式对比分析

最近两三年,扫地机器人技术飞速发展,智能规划路线,激光绘制全屋地图,有的厂商已经能够绘制全屋3D地图;精准识别,躲避障碍;扫地机器人从几年前的智障变得原来越智能。

正因为技术发展快,很多人对机器人的认知还停留在‘智障’这个层面,今天小编跟分享主流的避障方式,以及各自的优缺点,真正了解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起来的原理。


主流的避障类型包括:单目/双目视觉避障、激光雷达避障、3D结构光避障、3DTOF避障

单目避障跟双目避障可以归纳到一起——视觉避障;

单目避障就是通过扫地机器人搭载的摄像头拍摄照片,然手通过机器学习,对比然后识别障碍物;缺点也很明显,二维图片,缺少景深信息;如果障碍物跟环境一致的话,就很难识别出来。

双目识别可以看成是单目的升级,原理类似人的眼睛,通过两个单目成像的视差来构建障碍物的3维信息,识别效率提升,避障效果也更好。

激光雷达避障:

激光雷达避障是通过发射激光到物体表面,通过对反射光的强弱对比,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分析来确定障碍物的距离跟轮廓。优点是反应速度快,抗干扰能力强,能适应各种光线环境,比传统的红外避障要优秀得多。

3D结构光避障:

3D结构光避障的精度非常高,苹果用来做人脸识别的;因此精准度非常高,但是成本也比较高,对环境光线有一定的要求,目前科沃斯采用的就是这种避障方式。

其原理跟激光雷达类似,通过发射红外线,然后统计分析物体发射红外线的强弱跟时间,然后计算物体表面的深度,最终识别障碍物。

3D TOF避障

3D TOF用于实现iPad Pro的AR玩法。其工作原理是红外光源发射高频光脉冲到物体上,接着接收从物体反射回去的光脉冲,通过探测光脉冲的飞行(往返)时间来来计算被测物体离相机的距离。

3D结构光避障发射红外线,激光雷达发射激光,3D TOF发射高频脉冲,其实原理都差不多。

总结:这集中避障方式的工作原理都比较复杂,而且我们也没有必要非得弄得一清二楚,我们只需要知道,同等价位,双目避障优先,其次才是剩下的单目避障,3D结构光避障,3DTOF避障、激光雷达避障。

扫地机器人能100%避障吗?

答案是否定的,当前的技术至少是没有办法100%避障的,只是大部分常见家用情况已经能做到非常高的避障率了。

双目避障的扫地机器人是不是最好的?

答案也不是,避障还跟导航规划有关系,还跟障碍物识别算法有非常大的关系,避障方式只是避障能力的一个小板块,比如就算一些厂家采用双目避障,但是核心的AI识别算法跟不上,避障能力一样不高。

总之,选择大品牌没有问题,不要贪便宜,智能程度是决定扫地机器人性能的核心指标,而并不是外观相同这么简单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不二评测 » 不二评测:扫地机器人5种主流避障方式对比分析
分享到: 更多 (0)

评论 抢沙发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

不二评测-专业家电评测网

回到顶部联系我们